找到相关内容107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说观自在菩萨入阿鼻地狱救众生事迹

    ,金刚鬘彦达嚩女妙鬘彦达嚩女,树林彦达嚩女百花彦达嚩女,花敷彦达嚩女宝鬘彦达嚩女,妙腹彦达嚩女吉祥王彦达嚩女,鼓音彦达嚩女妙庄严彦达嚩女,丰礼彦达嚩女彦达嚩女,法施彦达嚩女青莲华彦达嚩女,百手...示现百千臂  其眼亦复然。  具足十一面  智如四大海。  爱乐微妙  为救诸有情。  龟鱼水族等  最上智如山。  施宝济群生  最上大吉祥。  具福智庄严  入于阿鼻狱。  变成清凉地  诸天皆供养...

    佛说

    |观音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5183630776.html
  • 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

    手。   在有限的条件下,柏林寺的大德法师们给我们精心安排了短暂的九天修行生活,内容丰富。衷心感谢中国佛教协会、日中禅僧互换交流事务局等有关各位的。   今后为了日中佛教界的交流,为了相互信赖...明月祭”,这让我再次体会到日中文化的共通性。我们与中国的信众和僧人一起吃,一起唱,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中秋之夜。   第六天我们参加了南宫市普彤寺观音像开光会。这个寺院当初仅存一...

    杨笑天 编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2238957.html
  • 在教理与观行之间

    、观之门。另外在一一观门中,又各有十种方法之不同──此即《止观》中的识所观境、真正发心、遵修定慧、能破法遍、善知通塞、善用道品、善用对治、善知位次、善能安忍、不生等十乘观法。 教观能入之门合论...的弊病,或是其它的问题,不能情绪化的一概抹煞一切。如果就事论事,从教史或僧传上的记载得知,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兴起多是从禅出教;而早期的祖师,则往往是"昼讲义理,夜则观禅"之类等教禅并重的大德。如果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0759765.html
  • 建立佛化家庭实现人间净土

    鼓励与道情。我们要有奉献的感情、慈悲的感情,要有法乐的感情,也就是真理的、快乐的、般若的感情。  正当的工作:正当的工作,是积极性的,利益社会大众的,很多人觉得工作辛苦,有压力,那是因为把工作当成...义务。”《中阿含一三五经》亦明言:“夫当以五事敬供给妻子。”“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。”并说:“若人慈愍妻子者,必有增益,则无捐耗。”由此可知,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。现在从佛教徒的立场、从将来要踏入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1865504.html
  • 道非道智见清净

    与意触生受。  (八)、六想,即色想、声想、香想、味想、触想与法想。  (九)、六思,即色思、声思、香思、味思、触思与法思。  (十)、六,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  (十一)、六寻,...(sukhuma),劣(hina)、胜(panita),远(dura)与近(santika)。用以下三个方式把五蕴分组之后,再观察它们三相的修观法是为理法观﹕  (一)、把它们分为五组 (即五蕴) 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573626.html
  • 学因缘消通人我,觉自他培发智慈

    的自我消散尽了,本愿中(假名)“我不应舍一切众生”的悲心则迸现不已。假名我从“自性空”中用得透透到到,就体悟到一切无不是“因缘假”了。从因缘假中幻现的一切了无定实,其当体即是“毕竟空”;从自性空...一味地贯注无间,道心发得大而久,空观学得深而净;净得不偏不著,“得利智慧力故,不见是空”,利猛的慧力彻照得不住空,利慧与大悲兼运得明切厚弘,弘誓中鼓斡的壮心豪胆,就不会因住空而柔弱乏力,也不会著而...

    仁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574735.html
  • 六妙门修法(二)

    中道相应,不能进入初住之位。因此更应断离法,而入分真中道,证入分真后,分得大理、大誓愿、大庄严、大智断、大遍知、大道、大用、大权实、大利益、大无住。从知位到最后的三,是下根人修前面七未入中道...不要管它是哪一种禅定,不必分别对照),由于定持心,任运不动,于是证得了止法的成就。   初次得禅定是不自觉的,而且有一段时间不怎么稳定,因此尽量减少杂事,动静结合练习,时时保护定心,以后经过一段时间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2142412.html
  • 体验、超越与境界——儒、道、禅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

    教外别传,非是教外别是有一个道理,只要明了此心,不着教相。今若只会佛教语而不会归自己,如人数他珍宝,自无半分钱,又如破布裹珍珠,出门还还漏却。纵使于中得小滋味,犹是之见,本分上事。所谓金屑虽贵,...

    杨存昌,岳永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448868.html
  • 十二缘起

    白纸一样,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明、行,所生的贪欲、嗔恚等性格的缘故。   (8)(tr!s!n!a^,tan%ha)︰也译为渴,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。可分为色以至的六,或欲、有、... h!byun%-bah!i yan-lag bcu-gn~is)】  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论。又作十二有支、十二因缘。指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处、触、受、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等十二支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1455196.html
  • 峨眉及蜀地造像佛画种种

    二世尊像……”。这通碑布局完整严谨,正面弥勒佛,背面无量寿(阿弥陀佛),由释玄嵩率僧侣法明、等十数人而造。  比较而言,北朝碑像中原仅始光元年(424)魏文朗造佛道碑较此为早。后碑有“北朝之始”...教传人路径梗概。另在僧传也有零星记载。如东晋道安率徒南游,和人蜀(《魏书·释老志》)。“释智猛去西域,获梵本人蜀”,“凉州沙门迎于阗国赞摩寺佛像于蜀龙华寺”,“罽昙摩密经敦煌人蜀至健康”。北周阁那...

    张 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4662789.html